顯示具有 [校內外活動]各式工作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校內外活動]各式工作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11.08.2023

[2023]空間動力大師Jaimen訪麗水

 親愛的家長,秋日平安。

謝謝為數甚多的家長特地來參加十月三十一日早上Jaimen老師的工作坊,謝謝家長會財力支援,謝謝多班義工家長當天下午進入班級陪伴學生,使導師們可以分身前往聆聽Jaimen的觀課回饋,謝謝文政老師開放你的教學,接受大師的評論與指正,謝謝卉君老師全日協助翻譯與接待大師,學校有這樣靈活多元的人才,真的很幸運。

僅僅一天的入校協助,教師團隊從大師那裡吸收到的精神性概念與具體的課程經營調整,有著難以描述的豐饒!卉君老師日前代表學校送了感謝卡給 Jaimen 老師,我們彼此都期待再有機會合作。

學校這次開放了六年級體育課(進行籃球活動)與三年級遊戲課為觀課班級,這兩堂都是文政老師的課。以下直接引述 Jaimen老師的話,他這麼描述文政:「首先,要知道文政是位極有天份的老師,他不只是個好人,也是好運動員,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孩子只是看著老師就想盡己所能的做到最好。
在六年級的體育課,他非常的公允,適時的引導過度激情的孩子冷靜下來,協助孩子在自制的狀態下進行球類運動。在這季最後一堂體育課,文政先複習學過的球類技巧,可觀察到六年級學生實際運用這些技巧,課程結束前,與六年級恰到好處的討論幫助學生們準備好自己,得以從激烈的體育活動收攏,準備平穩地進行下一堂課,這是有經驗老師的良好引導,下一堂課的老師應該非常感激。
之後我進到三年級的課堂,觀察到全然不同的文政:穩定、平衡地教授結構完整且適齡的遊戲課。他以故事引導學生,這個故事有著明確的因果關係、高參與度的社交互動,以及具象的結果,三年級的學生們都積極的投入課程。」

在六年級課程結束後,Jaimen老師直接對學生說話,讚許部分孩子有著良好的毅力,即使明知自己拿不到球,仍具有良好運動精神,認真跟入整場活動。也告訴學生,從他人手中搶走球是很不紳士的行為。
Jaimen老師觀察入微,對六年級學生的運動技術、情感和社交技巧的發展,皆給出精闢的見解。其中最重要,全校教師都極力認同的是:整體人我空間的發展必須優先於個人運動技術發展。教師們已於上週教師會議做了大量意見交換,這將是麗水未來六年級以上體育課程的發展重心,我們都很期待開學看到體育課程能朝更理想的方向發展。

另外也與您們分享,在華德福教育現場工作50年的 Jaimen老師,他所深信的理念:
一、培育運動技能(譬如籃球、羽球….等)不是學校的教育目標,在各種課程中 --尤其是體育課程-- 培育愛人愛己的社交技巧才是教育目標。
二、在具有競爭性的運動項目中,學生為了求勝而無知覺(無意識)地移動,這是教育的警鐘。學校內每堂課程都應以學生有意識的行動為安排與調整的方針。
三、強者恆強,弱者沒有機會練習,這是他一直以來致力抗衡的。

感謝怡芬老師及空間動力團隊的大力支持,感謝理想圓園長Rita協助聯繫安排並支援講座翻譯,若有好的機緣,麗水必會再邀請 Jaimen 老師來訪。最後再次謝謝家長們給予的有形與無形的支持。

麗水教師會







10.16.2023

[2023]Brotherhood 兄弟之情

《提升教育成就的關鍵力—社交能力》

我們之所以能夠作為人而存在,是因為我們與他人合作。沒有人可以獨自成長和發展。

缺乏社交技能,比如與人溝通、和他人協調安排事宜、彼此尊重和考量、對他人感興趣、同理心、開放的心態…等等,一定會對我們人類的存在產生嚴重的干擾。

在當代,團隊合作和社群建造已是一項挑戰。早先古老的社群力量不再存在: 家族結構消失了,與同事、鄰居、客戶、父母之間牢固而值得信賴的關係不容易建立。「缺乏信任、競爭和自私」是追求一個有共同思想與共同目標的社會的巨大障礙。

一個人在幼兒時期就已經開始發展社交能力,隨著成長需經歷不同的階段。華德福教育在許多方面考慮到這一事實,其宗旨是在引導學生走向人性、自由和責任。

沒有社交技能,我們永遠也達不到上述目標!

作為老師、教育者或家長,我們通過種種努力與學生合作,在課堂、在團隊、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所有的同伴一起創造社會結構。我們的教育目標的品質與成功是通過合作、溝通以及相互信任的實踐來衡量的。

在講座中,麗水的團隊共同合作,翻譯了一首Bernhard老師分享的德文詩,也與您分享,願兄弟之情長存。


〈 兄弟們 〉
「兄弟們!」聆聽這話語!
莫非
它的意義僅殘存於詞表?
不應與時俱進
生成新的果實嗎?

曾經高呼的誓言!
曾經寶貴的誓言!
淪落至今,
守舊又過時。

啊!陳腔爛調已然翻新!
再去體會吧!
讓它激情火熱
鼓動你心!

(我們)誓為兄弟
幫助人們
服務人們
實現他(基督)在世的唯一宗旨!

那邪惡的魔鬼,
不惜一切阻撓我們,
殊不知,
他原是由光明之線織成。

去愛那惡 — 使之盡善, 
讓最幽微的靈性成為主宰。 
學會在仇恨面前茁壯
愛的勇氣!

「兄弟們!」聆聽這話語。
它終將成真。
今後的大地,
將是上帝的安宅。

(此詩為大學生歌曲集而作) 

Translated by 麗水團隊

〈 Brothers! 〉

A song written for the songbook 
of studying young people

“Brothers!”- listen to this word! 
Should it remain only as a word? 
Shouldn't force new fruits 
forth and forth? 

Oftentimes the vow was sworn! 
Oftentimes the vow was honored- 
but in closed and ancient 
intend then.

Oh, the words renewed tenor! 
Get to know it yet!
Let it hotly burn 
thoroughly inside of you! 
Being brothers without fail! 
Helping, serving everyone! 
Since HE appeared on earth 
the only purpose this will be! 

As well the evil adversary, 
struggling always against us! 
He formerly was woven 
out of light, 

“Love the evil - to get well!” 
Thus deep souls are ruling. 
Learn to strengthen in front of hate 
the courage of love!

“Brothers!” listen to this word! 
That it will become the truth - 
that hereafter the earth will be 
a place of God!

Christian Morgenstern German Poet (1871 - 1914)

Translated by Bernhard Merzenich






9.27.2023

[2023]秋季/Bernhard老師的工作點滴

 親愛的麗水家長,

大人小孩都喜愛的 Bernhard 老師完善了過去四週在麗水的工作,已於昨日夜間飛返德國。


在麗水還是十人以下的非學校型態自學團體時,Bernhard老師就開始當我們的夥伴,這學年是他與麗水合作的第十年。在這四週,他為麗水親師生三方做了極多貢獻。除了您們已知的,他開設三次對家長的公開談話外,他也受教師邀請進入好多班級的主/副課堂進行觀課,之後逐個給出清晰客觀、可行度極高的回饋,被觀課的老師皆獲益良多! Bernhard 個別給予被觀課者的具體讚許與改善建議,並非只侷限於該班或該師受益,接受觀課的老師們將其統整起來,在週四教師會議中與全部教師共同討論。這是麗水教師團隊始終如一的努力:善的知識、態度與實作方法要落實在麗水的每一班與每堂課。



在整體優律司美課程發展上,今次Bernhard教授一二年級與七年級,他持續開放課堂給他校教師觀課,協助更廣大的社群成長,也記錄與觀看麗水兩位新優律司美教師授課,且給予立即的回饋。在上週五,三位優律司美老師合作帶領學生呈現個別課堂美麗的風景,而且貢獻出一場震撼人心的演出作為該場分享會的句點 -- 您上週五是否有親臨現場,感受優律司美帶來的「精神力」與「美」呢?


不只藉由進入課堂觀課來協助教師成長,他連續三週帶領教師會研讀「人學」; 在第四週,他帶領團隊做兒童研討,這種種都引領教師們去發展更多正確的見解來觀察、照顧兒童與自身,與 Bernhard 老師進行的研究活動一直是麗水教師的重點培訓內容。另外,他也開始跟聖誕戲劇團隊工作,他稱在麗水成形的教師聖誕戲劇是他的孩子,他與戲劇中的重點演員開會,親自演繹不同角色的某些橋段,引導演員們看到該劇處處充滿精神力與情感張力。請期待他在戲劇團隊身上加諸的指導,能在 12/15 12/16 兩日綻放芬芳。請大家屆時務必來觀劇。


除了與大團隊工作外, Bernhard 也受邀參加核心教師會議,我們談及多個攸關麗水和華德福教育長遠發展的重要議題,包含:建立與家長會的良好溝通、支持新加入的科任老師、推廣學校、提供家長成長活動/課程…… 等等。


重新回憶Bernhard四週來所做的事,對他的佩服只能說是獻上我們的雙膝。在他帶領教師研讀人學時,曾說過一句話,那句話正足以用來描述我們對他的觀感「人的自律會帶來健康」。麗水因著創校者淑婷(麗水/鶴雅華德福幼兒園的主持者)和Bernhard的因緣,使後來的我們能與這位健康自律的大師級人物合作,家長、教師與學生在他的活力下滋潤著,真是太幸運了!


順利的話,Bernhard 老師將於明年春學季初再次來訪,學校很期待家長們思考您們想要(需要)聽什麼主題的演講,Bernhard 老師表示他很期待與家長繼續工作!


麗水教師會 20230925




〈秋季人智學講座〉


〈為米迦勒慶典準備〉


〈教師讀書會〉



〈教師聖誕戲劇〉



〈優律司美日〉


<米迦勒>
凱旋之聖靈
燃燒無力的膽怯的心靈
燒盡利己主義,點亮慈悲憐憫
無私心魂,人類的生命泉源,
湧動如靈魂的重生之源





9.17.2022

[2022]養出健康的孩子-談優律思美如何支持孩子的成長(家長分享文)

優律司美體驗

在華德福學校常常聽到優律司美,雖然知道是結合律動、音樂、藝術的展現,但卻很難用一句話來很貼切地描述到底是什麼,對孩子有怎麼樣的滋養,於是抱著好奇與體驗的心,參加 9/17 荻原史織 Shiori Ogihara 老師與 3ei優律司美團隊在麗水華德福舉辦的優律司美工作坊。

那天身兼學員和工作人員的我,一早就到學校準備,Shiori 老師與3ei 的團隊亦早早抵達會場,親切地和大家寒暄問好,環顧場地並把身心狀態調整準備迎接到來的學員。

Shiori 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人智學裡提到人的七個身體:物質身、以太身、星芒身、吾、靈自我、生命靈、靈人,雖然每個身體有其主要的發展階段,但彼此間是互相支持並非獨立發展,而華德福學校課程裡的建築、泥塑、藝術、戲劇、優律思美等,就好似種子般地滋養著這七身一體的完整全人發展。一般的舞蹈,比較像是一種對抗地心引力的方式來運作,會有年齡體能上的限制,但優律司美正好相反,是一種透過以太力量的牽引然後在物質身上呈現,甚至Shiori 老師的老師已經90多歲,依然精力充沛地活躍在世界的舞台上進行全球優律司美人培訓。

Shiori老師帶著我們隨著現場演奏的鋼琴聲進入優律司美的流中,大家圍圈把自己的手捧成愛心的形狀朝向無形的圓心,一起向內聚合、一起往外綻放,一朵朵的生命之花就這樣在空間中流動。這樣的舞動圖像讓我想到在一個社群當中,大家有著共同奮鬥與努力的目標,一起向內聚焦,一起向外擴展 ,一吸一吐舞出愛的能量。

接著老師帶著大家透過花與星星的分組走位交替,在整個空間裡可以感受到大家一起創造出來的圖像與流動,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就是「回到自己」。老師帶著我們將右手從心出發往右畫圈回到自己,左手一樣從心出發往左畫圈回到自己,一直強調著「回到自己」的重要性。就在那個當下,我感受到:

我的生命往右探險回到自己,

我的生命往左經歷回到自己,

我的生命往右給予回到自己,

我的生命往左接納回到自己。

我的生命向上連結天道回到自己,

我的生命向下札根接地回到自己,

而我就是那個天地間獨一無二的存有。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經歷、體驗然後再單純地回到自己,與那個最真實的靈性渴望連結,也是天地間無窮盡的能量泉源。

也想起孩子在麗水裡常唸的晨詩:

太陽帶著愛的光芒給我明亮的今天,

心靈帶著精神能量給我四肢力量。

在閃耀清澈的陽光裡,

啊! 上天我向您敬禮,

人類仁慈的力量已經深植我的靈魂深處,

使我能熱愛工作並以我所有的能力來學習。

從您而來的力量與光芒,

升起我對您的愛與感謝。

原來這就是種子,透過優律司美我感受到。

而這樣的種子,早已深深地埋藏在孩子心中。

謝謝荻原史織 Shiori Ogihara 老師、謝謝3ei優律司美團隊、謝謝麗水華德福。












9.28.2020

[2020]藝術工作坊/羊毛畫 (家長分享文)

數周前,俐珊老師來拜訪麗水,應邀給家長們一場講座分享她充滿力度的的生命實踐故事。同時也帶來了老師的羊毛畫義賣作品。其中這幅迎向大海,第一眼就抓住了我的眼光。第一次看到用羊毛所繪製的畫,畫中透出羊毛的溫柔質感,以及整幅作品的細緻與豐厚,再再令人流連注目,於是就跟俐珊老師收藏了這幅作品。

9.24.2020

[2020]藝術工作坊/羊毛畫(家長分享文)

很榮幸邀請到活力滿滿的俐珊老師,帶來了整整兩天的羊毛畫工作坊。在台灣比較少見到的羊毛畫,在俐珊老師的帶領下,大家都興味盎然喔!感謝俐珊老師給了我們一個美好且療癒的週末。

8.26.2020

[2020]木工坊/平衡木與防護柵欄施作(家長分享文)

暑假結束前,邀請了顧哲銘醫師和張怡芬老師來舉辦了治療教育與空間動力課程,怡芬老師讓我們體驗平衡木,並說明平衡木對孩子發展定中心與左右空間的幫助。經過怡芬老師的講解,得知不同年段需要不同高度、寬度的平衡木,細心的家長會長當場跟治療師確認尺寸,利用一週的時間畫設計圖、購買材料。



8.24.2020

[2020]《華德福教育與哲學思辯-從M.安迪的「說不完的故事」談起》─ 唐光華 先生

        唐光華老師常被介紹是唐鳳的爸爸,他在去德國念哲學時期認識了華德福教育,甚至,唐鳳差點要讀#華德福學校。唐爸返台後,推動哲學教育,並在慈心帶青少年讀書會一段時間。在本次講座中,唐老師與大家聊了M.安迪的成長經歷、作品「說不完的故事」中的精神元素及其與華德福教育的深刻連結,另外也分享了他自身與孩子們相處的智慧與態度,以期孩子能不畏權威,勇敢表達自我。

M.安迪為20世紀最受歡迎且知名的德國作家之一,其父親為超現實主義畫家,母親是治療師,且皆研讀人智學,M安迪在青少年時期就讀第一所史代納創辦的華德福學校,他的創作隱含著人智學的概念,並廣受世界讀者歡迎。

   

6.22.2020

[2020]木工坊(家長分享文)

👩‍🔧麗水 快閃木工坊👨‍🔧

八年級的畢業公演 "阿基米德的時代故事" 剛結束,想必有來欣賞的社群朋友們一定印象深刻。麗水的孩子們,也對於高年級哥哥姊姊的演出陶醉不已。



麗水木工坊.投石器

10.30.2019

[2019]人類的十二感官與七個生命延續過程的相互關係(學員分享文)


9/21研討會【人類的十二感官與七個生命延續過程的相互關係( The Twelve Senses and Seven Life Processes)】- 學員課後分享

[呼與吸之間的觸動]
有一段古話曾說:「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故天地配以陰陽」。這在我的認為是一種互相依存跟融合/配合的涵義。而Bernhard所帶領的優律司美就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9.23.2019

[2019]木工坊/校牌製作(家長分享文)

這個學期,家長會成立了木工班,邀請了學校的木工老師仁彥,挑選假日舉行木工工作坊。一方面讓平日沒空參與學校事務的家長,特別是爸爸們,有機會可以參與;另一方面,也藉由實際的動手工作,鍛鍊一下大家的「意志」,讓平常頭用太多,「思考」太多的大家,重新平衡「情感、意志、思考」!


木工班的第一堂課,就是為我們學校製作一個校牌。為什麼選擇製作校牌? 因為身處山谷裡的華德福學校,沒有校牌,往往讓人過其門而不入。或是來參與講座或工作坊的學員,找不到學校。

9.21.2019

[2019]人智學與靈性科學啟迪下的個體與社群營造(學員分享文)

9/7 研討會 【人智學與靈性科學啟迪下的個體與社群營造】 - 學員課後分享

Bernhard老師說這一直都不是他最想講的主題,卻是他觀察台灣的華德福社群最需要學習的課題。(這並沒有貶意,其他國家華德福社群也有其欲待解決之問題)



9.15.2019

[2019]優律司美/看得見的聲音(家長分享文)

你有多久,沒有靠近自己?
沒有與自己的靈性內在在一起?
全然地,毫無保留地........靠近?

當手機與電視等等電器用品,資訊爆炸似的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時,你是否還記得,停下來...............? 去感受自己的每一個吐氣..........?
當鼻腔吸入空氣,空氣從鼻腔充滿整個胸腔時的感受?是如何的飽滿?當胸腔推擠出空氣,往外乎出時,四肢的放鬆,柔軟與放下?

9.10.2019

[2019]優律司美/看得見的聲音(家長分享文)

一直以來對於孩子上優律司美有不少疑問,看起來像是律動課那樣的手舞足蹈、蹦蹦跳跳,能對孩子有甚麼樣特別的啟發呢?為什麼要如此慎重其事?孩子在幼兒園時,淑婷老師有特別讓家長觀看Bernhard老師帶領孩子們上優律司美,那時看完,只覺得是比較優美的帶動唱而已,還不懂跟一般幼兒的律動課有甚麼區別。不過,這些問題在上週五參加Bernhard老師關於優律司美的講座時得到了解答。

9.08.2019

[2019]香道,無處不生香/生活中的香與文學裡的香


華德福教育中常有節慶,晨圈與詩歌。經過這些儀式之後,孩子的情緒得以抒發,心情得到沈澱與平靜。香道也有相通之處。香粉細緻,品香時,動作必是小心輕柔才不會揚起;香燃燒之後的氣味,在空氣中若有似無,靜下心來才能嗅得。凝視著煙氳繚繞,緩緩上升,心裡的一部分,也像是被提升了一般。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香的文化,邀請一位香道老師來分享。托孩子們的福,家長們也能一饗香的世界。

9.05.2019

[2019]Bernhard老師座談會/米迦勒精神

節慶的意義 座談會一開始,老師跟大家聊聊節慶。節慶在世界各地不同國家、不同文化都存在,顯示節慶對人們的重要。但節慶的用意為何? 舉辦節慶的方式代表了什麼? 我們古老的祖先,如何選擇要過什麼節慶? 而身處現代的我們,又如何抉擇要過那些節慶? Bernhard老師用開放的態度,跟大家一起討論這些問題,也聊到去年教師團獻給孩子們的聖誕戲劇,與會者有什麼想法與回饋? 聽完了老師與大家的分享,我們了解 對於節慶,除了能好好的慶祝一番,藉由慶祝的過程,我們更加深了與親朋好友之間的緊密聯繫。基於節慶不同於平日的特性,讓我們庸庸碌碌、日復一日的生活,根據著節慶的到來而產生一些火花。這些火花,有時讓我們接觸到四季的變化、有時讓我們充滿感恩、有時給予我們力量。於是,我們便藉由這些節慶,與自然、與地球甚至於靈性世界,慢慢的熟悉。

9.04.2019

[2019]書法課小記

這學期邀請到陳朝煌老師來為麗水的老師家長們開幾堂書法課。

老師的書法課與一般的印象不同,一般來說,發了字帖後講解,示範,自行臨帖
,老師指導。但陳老師以為課堂時間寶貴,書法藝術不僅僅止於寫字,還能從歷史來看文字的演變,書法課要多聽些故事啊!真是太好了,愛聽故事是人的天性,不分大人小孩的。

老師從講解字的起源開始。
文字發展的順序是甲骨文->金文->篆書。這些文字多半從圖畫變化而來,而孩子們少了許多既定印象的制約,往往能很直觀的了解字的意思。
老師把這些還很像圖的字,畫成一幅文字圖,好比天上有日、月、星星,地上有山、川、林、木、石......等等,真的很有趣。

8.27.2019

[2019]虹光漆工作坊-張荷月老師


虹光之旅這是一場光與愛的饗宴!

會上這堂課其實是一種直覺,外加上很單純的想要幫小孩的班上出一分力!
心中想那二年級的教室也應該是某種很單純的代表色吧!心中想的是老師會調整出一個可以代表二年級的橙色那我們就用心的把它塗上去!這個想法沒有存在很久就被打破了。

老師在過程中有提到二年級是融合的一個階段是由紅色的一年級要轉變到黃色的三年級,這是需要整合,融合和愛的一個個過程,這是需要愛跟包容的!那我們大家要創造怎麼樣的教室環境給卉君老師跟二年級的學生?其中當然有一些討論,讓我印象極深的是:勾勒出富有生命力且屬於我們自己的顏色,和要請光進來!在害怕將教室塗成惡靈古堡的我實著無法想想像!


8.18.2019

[2019]虹光漆工作坊-張荷月老師 II(家長分享文)


暑假三場虹光漆工作坊,這兩天完成了最後一場囉。
第一場我們以黃色為基礎,漆了三年級教室。
第二場以紅色,漆了一年級教室。

這次我們挑戰難度更高的,以黃紅兩色,調和而成二年級的主色調橘色。兩種顏色混合,層次變化更多,報名一場可玩兩種顏色,真是值回票價呢😆

希望這兩天的工作坊,能帶給二年級孩子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空間!

6.14.2019

[2019]虹光漆工作坊-張荷月老師 I (家長分享文)

在家長們熱情的要求之下,籌辦了虹光漆工作坊,邀請了張荷月老師,來為我們帶領虹光漆的施作。

第一場我們選定了三年級教室來施作。從事前的底漆施作開始,家長老師們自力抽空,用自己的雙手,為孩子的教室一道一道刷上底漆,總共用了將近一個月,完成了四層底漆的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