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經拿過鐮刀割草、用長柄鐮刀除草、拉過小型犁具挖出犁溝的孩子,比起不曾做過這些事的孩子,會變成一位很不一樣的人,這樣的工作會支持人面對生活。 ~Rudolf Steiner~」
華德福教育配合兒童的意識發展,三年級進行農耕課,在進入智識的理解之前,身體先行。
到了五年級的植物主課程,從菌菇到高等開花植物,認識植物的生長及構造。
在麗水六七八年級的園藝課,延伸五年級植物課所學,對植物的認識不僅僅是自然科學的理解,更身體力行的學習種植及照顧。
長相平凡無奇的攀藤-薜荔,老師摘下它像是無花果一般的果實,剖開後獨特的樣貌,引來孩子一陣驚呼!
課堂往往從校園中的小驚喜開始,在各處生長的蕨類、禾本科、裸子植物、開花植物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孩子們細心的筆記,慢慢的累積,希望能製作出一份校園植物地圖。
有時一起擔任植物偵探,調查探究植物無法存活的原因。
自麗水承接校園就一直陪伴著大家的這株羅漢松,這個冬天完全失了生氣,老師掘開了土觀察根部,發現原來當初種下時,這棵樹根部纏繞的塑膠繩沒有被拆除,勇敢的羅漢松奮力掙扎了這麼多年,仍然不敵塑膠繩的束縛,被勒死了。
有的孩子大喊著自己討厭塑膠,有的孩子埋怨種植者為何要偷懶不拆掉塑膠繩,老師淡淡著描述,人類為了確保驗收的當下植物能夠存活,有些園藝造景是會用較簡便的方式操作,植物強韌的生命力能支撐一段時間,但那是否長遠的對植物好?對土地好呢?這個人與自然平衡的大哉問,就留待孩子慢慢的玩味。
在發揮一陣腦力後,就是消耗體力的好時機。
每次課程不同年段有著自己的工作目標,學生們在老師的引領下,照顧校園內內外外的各個區域為校園除草、清除小花蔓澤蘭,學中做、做中學。
六年級整理校園中的繁星花與毛茉莉,以扦插的方式,認識除了孢子、種子以外的植物繁殖方式。
在合適的天氣,種下勳章菊、矮牽牛、千日紅,成了冬日的校園嬌客。
七八年級走進原始的竹林,挑選砍下合適的竹子,在學校的菜圃旁搭起棚架,讓三年級弟弟妹妹的菜園除了種植直立型的植物,也能增加攀藤類。
高年級以自己的能力去成就低年級的弟妹,低年級收成的作物可以與高年級分享,校園中的共享、共好,點滴於課程中實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