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2019

[2018]四年級 語文/山海經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首重識字造句,聽說讀寫。

華德福的語文教育因應兒童心靈意識發展,給予適合的故事滋養。

一直以來,我們嘗試將三者熔治為一爐。二年級以富涵動物與想像色彩的莊子寓言,搭配神仙故事,滿足孩子的特殊性,又藉由神聖法力暗示善的普世價值。三年級以東、西方的創世神話為主軸,孩子在西方創世感受到人類如何經歷痛苦與掙扎,在重重考驗中脫困,走出獨立的自我。在東方創世神話中,建構一幅完整的氣化宇宙思維,從玄黃老祖、混沌到盤古、女媧,天地幾經開展/復歸於無的循環,一次又一次,孩子感受到天地生成的脈動。



四年級,孩子的內在感受到自我與他人、個體與群體的對立關係,更明確地辨別善惡。我們以北歐神話與《山海經》神話傳說為主軸。以炎帝神農氏拉開秋學季的序幕,一系列的故事中,孩子常常討論著比較喜歡炎帝還是黃帝,聽著他們的討論,認為炎帝會替人們治病,為戰爭死傷百姓而傷心,特別認同炎帝的風範,甚至在蚩尤要為炎帝報仇時,希望蚩尤能得勝。一直到後來,還不停地探問炎帝的後續發展。反觀戰勝炎帝、蚩尤、刑天的黃帝,即使取得天下,卻得不到孩子的認同。孩子的心中,有一把斷善惡的尺,相較於過去,他們能更細緻討論出具體理由,而非單純地喜歡或不喜歡。


曾有家長問道,華德福的孩子承接德國脈絡,從小一聽格林童話起,包括聖徒故事、伊索寓言、舊約聖經、北歐、埃及、印度、希臘神話、歐陸歷史等。會不會遺失了自身的文化。當今之世,世界文化如同世界文化遺產,為世人所共享,舉凡人類經驗、智慧累積,都能啓迪孩子心靈意識,予以開放、寬闊的胸懷,若固守單一價值觀,將囿限了孩子的創造性與發展。其次是主從問題,孩子畢竟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我們有太多課堂故事以外的資產培養孩子的文化底藴。


《山海經》一系列三皇五帝的故事中,我們走訪竹南五穀宮,孩子在課堂已經繪畫手持稻麥的炎帝,在五穀宮前親見端坐於屋頂的巨大神像,竟與他們畫的一模一樣,孩子都驚歎不已。我們在烈日下朗讀廟前碑文,彷彿在課堂聽到的故事活現眼前。孩子都已知曉炎帝愛惜百姓、祈天降五穀予民溫飽、親嚐藥草以治民病的德政。我們一起在廟內祈求炎帝保祐孩子們身體健康、豐衣足食。朗讀每一條廊柱的對聯。最後,孩子在廟前細緻地描繪建築一角一物。回家後,憑印象畫出整座廟宇。孩子有了一次深刻的體驗,故事成為生命的音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