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教育在一至三年級的地理課隱含在自然散步課程中。孩子散步在學校周遭小徑,以身體行動與感官認識學校週圍的地理樣貌、動植物種類、環境、氣候等等。四年級安排「地方探究」主課程,以學校為出發點,認識該縣市的地理環境。五年級延伸為「本國地理」主課程,帶領孩子認識整個臺灣。史代納說:「地理課是所有知識的總合。」對於這個圓融又抽象的概念,嘗試從歌德觀察法的角度來看,歌德將知識區分成自然科學(礦物)、植物、動物與人類。本文嘗試將這四者結合「本國地理」主課程,觀察孩子的學習呈現哪些面向。
五年級「本國地理」主課程共六週,冬學季三週,夏學季三週,春學季時,孩子將呈現一份地理專題報告。認識臺灣地理有二種基本架構,分別是地形和行政區。因為孩子生活在臺灣的土地上,對行政區的概念相對較清晰,主課程以地形為主要認識架構,再請孩子選擇臺灣各行政區為專題報告內容。
在地理學研究中,包括地形、水文、海洋、氣候屬於自然科學領域。歌德認為,自然科學的研究是透過大量的觀察,產生內在圖象,從各種內在圖象中進入純粹思考,得到抽象概念。五年級「臺灣地理」在自然科學方面,要讓孩子認識臺灣的山海環境,冬學季三週學習臺灣的山脈(包括高山、丘陵、湖泊)和河流,夏學季三週學習平地(包括盆地、台地、平原)和海洋(包括海岸、海洋和外島)。
冬學季三週,以七大地形為主要內容,由學校所在地的地形出發,分別為竹東丘陵、苗栗丘陵、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課堂中呈現老師手繪的臺灣地形圖,用色塊及粗細線條標示上述地形與相關重要河流。每日主課程規畫10分鐘,讓孩子模仿手繪跟老師一樣的臺灣地形圖,並在每一日的回顧中,描述自己的進度與繪製過程,包括在哪裡遇到困難,如何克服,上色順序等等。當地形圖繪製完成,孩子以麵粉糰為素材,塑形出立體的臺灣地形,並為之上色。當孩子手繪或捏塑地形時,是孩子反覆觀察、修改的階段,隔日的回顧,孩子透過描述形成內在圖象(心象),在這樣多 的經驗之後,孩子對臺灣地形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
對上述七大地形,設計每一主題進行二天的節奏。在認識地形的過程中,穿插設計自然科學、植物學、動物學或人類活動的內容。讓孩子感受到地理學與其它學科結合的樣貌。孩子四年級已經學習動物學與原住民神話,五年級與地理學同時進行的是植物學。從四年級的地方探究課程,孩子就感受到,地理學也包含植物、動物與人文,以及行動研究。進入五年級,他們學得更深、更廣。
在課程的開始,我們讀誦楊喚的〈山路〉一詩:
在風中穿過箭竹草原
在風中穿過冷杉林
只有斷嶺殘山從雲霧中探出
與我們驚喜相覷
一路相陪是玉山圓柏與杜鵑
開在裸岩走過的盡處
陽光潛入細碎的林葉間
藍色的天俯視大水窟、大關山和馬博拉斯
桀敖不馴的脊背
這山路,在群峰中尋覓傲骨
這山路,在群峰中望向高處
酒紅朱雀拍擊薄雪草的翅身
蒼綠挺拔,是二葉松擎起整座天空
遠處有瀑水為鍊,輝耀山的胸膛
欲離還留的雲霧
以一襲薄紗勾引暗戀的山巒
山路來到此處
濁水、高屏和秀姑巒都找到了源頭
海峽在左,大洋在右
台灣從海上升起在玉山之顛放歌
以這首情感豐富的詩喚起孩子對台灣高山的感受。孩子每日誦讀這首詩,詩人對臺灣高山的想像一點一滴進入孩子內在,當課程進入其他活動,孩子很自然地投入,有積極的動力想要工作地盡善盡美。
關於七大地形的課程的設計,在每一內容進行二天的規畫中,盡可能安排第一日為自然觀察的學習,第二日為感受或行動的學習。孩子在自然觀察中發現各種相關的地理學知識。在感受與行動中,認識該地形的各種活動,包括植物、動物及早期人類生活。
以苗栗丘陵為例,第一日,孩子先從地形圖觀察到,苗栗丘陵像是細長的眼睛,後龍溪穿過眼睛的中心之後,90度大轉彎,在轉彎處形成沖積平原,就是苗栗市。我們討論河水轉彎的流速,回顧前日學習竹東丘陵的沖積扇時,用手背做成山形,另一人在手上倒入夾帶泥沙的水流,當水從山上(手背)流到平地,水繼續往前流,泥沙則堆積在山麓的出口。在後龍溪的轉彎處,孩子能想像開車的情況,轉彎時減速,造成泥沙堆積。第二日,我們利用全天校外教學,實際走訪三義,登山觀察火炎山地形,孩子登山時,看見山上多處下方被掏空的斷崖,到達小峽谷與大峽谷,孩子看見由礫石與紅土組成的山,大大小小的礫石裸露在山壁上,只有山頂上生長出綠色植物。而峽谷與對面的大安溪乾枯的河床上,也堆積著同樣的石頭,孩子說,如果下雨了,石頭將從火炎山上崩落到峽谷,再流進大安溪。孩子一邊在崖邊寫生,一邊說出這樣的想像。由此可見,孩子能夠從觀察中,創造了另一幅內在圖像,與眼前的景象相呼應。
下山後,一行人參觀附近的木雕博物館。去年已經有參觀故宮博物館的經驗,對十歲、十一歲的孩子而言,博物館收藏的物品過多,孩子信步瀏覽,難以形成清晰的內在圖象(即使大人也常常如此),當時,我們只選擇三樣物品欣賞、繪圖、討論,讓孩子有機會更深入觀察。在這次走訪木雕博物館時,老師事先準備了蜜蠟,請孩子找尋自己欣賞的作品,用蜜蠟仿造一樣的形。老師也能藉此觀察孩子的氣質。也因為五年級孩子有木工課的經驗,在捏塑蜜蠟完成後,我們一起討論作品與過程,木工與蜜蠟創作的異同。
第三站,我們拜訪三義著名木雕師傅,師傅帶我們參觀他的工作室,在各種奇形怪狀的原木混雜著木香味中,師傅敘述著早年苗栗丘陵的樟樹生長,以及人們如何利用樟木的歷史,師傅特別強調三義的「巧雕」特色,如何在客家勤儉的精神之下創造出來。
歌德提出,認識人類要包含空間、時間、內在空間(心魂)、生命史諸多面向。藉由師傅對三義木雕產業發展的敘述,孩子感受到早期三義人的生活樣貌,與經歷時代變遷,三義的木雕師傅如何自我轉化,找尋新的市場機會。同時,孩子也從師傅創作的木雕作品中,感受到師父所描述的精神。
回到課堂,孩子重述他們的行動經驗與收穫,書寫成文章。這樣的回顧,幫助孩子累積內在圖象,做為未來進入純粹思考的基礎。
並非所有課程都有機會校外教學。其餘大部份的學習都在課堂中,以雪山山脈為例。第一天,孩子觀察雪山山脈地形、走向、地理位置,我們一起回憶曾經去過的地方,當地的景觀與物產。孩子驚訝地發現,原來雪山山脈涵蓋這麼多地方,好多地方都去過。我們從認識雪山主峰,發現臺灣的高山,進而討論從海岸到高山的植物樣貌,並繪成一張以地勢為軸線的植物分布圖。孩子發現,從海岸植物到高山寒原植物,就像是人的成長,從小嬰兒逐漸成長茁壯,到老年日漸枯瘦,最後復歸為嬰兒的過程,趣味又奧妙。
第二天,孩子聆聽古老的魚類(孓遺生物)櫻花鉤吻鮭的故事。他如何從冰河時期游向大甲溪,最後從洄游魚演變為陸封魚,僅留守在大甲溪上游支流七家灣溪。既勇敢又智慧的櫻花鉤吻鮭,喜歡到大海冒險,又意志堅強,為了自己的下一代,努力游回河水之源,找尋安全境地。以及牠的身體,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呈顯牠的特質。孩子對故事充滿好奇,從主故事發酵出相關的周邊內容。之後寫成文字敘述,形成內在圖象。
春學季的地理專題報告,以縣市為單位,孩子各自選擇一行政區。包括至圖書館蒐集書面資料、實地踏查與家族訪談。蒐集書面資料讓孩子對該地有先備知識。實地踏查是從行動、觀察中引發孩子的感受。孩子需仔細描述他所選的地點,以及他在該地的互動與感受。家族訪談的目的是連繫個人與家族的生命史。孩子聆聽家族成員過往在該地的生命經驗,引發孩子對地方的感受與認同,讓土地不只是風景與客觀知識,還包含了諸多人類活動的情感。
將史代納所著《歌德知識論》的內容運用在本國地理主課程,將不再落入資訊充斥的泥淖,我們能清楚掌握孩子需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動他的那些經驗,至於材料只是媒介,一旦孩子對地理學或某個地方引發興趣,他將有能力自主鑽研、深化。而身為老師,也更加清楚,呈現在孩子眼前的,是一扇明窗,而非一堵高牆。
#新竹麗水華德福中小學
#G5
#本國地理
#WaldorfGeography
#HsinChuLiRiverWaldorfEdcation
#新竹麗水華德福中小學
#G5
#本國地理
#WaldorfGeography
#HsinChuLiRiverWaldorfEdca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